![]() ![]() |
|
【育儿知识】宝宝吐奶很常见,但这些情况需要高度重视! | |
作者:婺源妇幼…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8551 更新时间:2020-10-13 19:44:21 文章录入:婺源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:婺源妇幼保健院 | |
|
|
虽然说吐奶对于宝宝来说是很常见的,但是家长也不能马虎,吐奶时也要注意观察,如果孩子吐奶的颜色、性状有变化,就一定要引起重视。 照顾一个小婴儿是非常辛苦的,其实在宝宝吃奶之后应该给孩子正确的拍嗝,这样能够减少孩子吐奶的次数。 新生儿吐奶,大部分都发生在0~6个月,前3个月最为多见,新生儿吐奶的原因,多为以下几种: 1、宝宝胃贲门还未发育完全 胃有两个门,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,即胃的入口;另一个是与肠道相连接的叫幽门,即胃的出口。由于宝宝在食道与胃之间的贲门还没发育成熟,还要排出体内的残存粘膜而引发吐奶。等待宝宝大一点就好了。 2、吃的太饱了 所有的妈妈都怕宝宝吃不饱,只要宝宝不松口,就尽量让宝宝吃,其实很多时候宝宝吸吮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,一不小心就吃多了,吃多了怎么办?胃部不舒服,自然就会吐出来一些。 所以要按需喂养,不要太多太频繁,以免宝宝因胃部饱胀而吐奶。 3、吸入空气了 当宝宝喝完奶后,由于胃里下部是奶,上部是空气,所以就会造成胃部压力,出现溢奶、吐奶现象。 喂奶后,及时给宝宝拍嗝。让宝宝专心吃奶,如果宝宝分心或很急躁,有可能在吃奶时吞进空气,吐奶现象就更容易出现。 4、喂奶之后压迫宝宝肚子了 给宝宝喂奶之后,妈妈就会换姿势抱宝宝,或者逗引宝宝,有时候就会挤压到宝宝的肚子,引起吐奶。 刚喝完奶最好维持宝宝坐或者抱的姿势一段时间,不要让宝宝立即翻身引起吐奶。 5、吃奶太急导致吐奶 宝宝吃奶过急,也会引起吞咽失去规律,导致胃部不适,引起吐奶。 妈妈们要控制宝宝喝奶的速度,如果是母乳,要用两只手指上下压住,减缓吃奶的速度,如果是奶瓶喂奶,要更换奶嘴,奶嘴的口开的适中,不要过大。 6、喂奶姿势不对 喂奶姿势不对会引起宝宝吐奶,最佳的喂奶姿势是:让宝宝的身体倾斜45度,喂奶之后不要马上平躺,可以按原姿势坐一会,然后给宝宝拍嗝。如果仰卧时发生吐奶,吐出来的奶液易反吸入鼻腔甚至气管,轻者会引起肺炎,重者可出现呼吸道窒息。 7、生病可引起吐奶 宝宝生病了,肠胃消化功能变弱,胃部就会自动排除多余的奶,以减轻消化负担。 新生儿溢奶、呕吐,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逐渐改善,所以,妈妈们不用过于紧张,平时记住上面几点事项,做好预防即可。但如果宝宝呕吐比较频繁,或者症状比较严重,就需要及时带他去医院,排除疾病因素。 但是,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就要引起重视 宝宝的体重增长一直不达标; 吐出黄绿色、咖啡色、红色等颜色的液体; 吐奶非常剧烈(频率和吐奶量增加,甚至以喷射方式吐奶); 伴有发烧、腹泻等症状; 精神状况不好。 8、吐奶和溢奶的区别? 吐奶和溢奶这两者的含义不同,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。吐奶的量比较多,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,溢奶则量少,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,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。 溢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。空气进入胃后,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,容易冲开贲门而出,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,这样就引起溢奶。所以,在喂奶时,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,不要留有空隙,以防空气乘虚而入。用奶瓶喂时,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,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,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。 喂完奶后,要给宝宝拍嗝,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。喂完奶后,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,活动度要小些。摇晃太厉害,就容易溢奶或吐奶。溢奶时的量一般较少,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。随着月龄的增长,自然就好了。 |
|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