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
|
| 儿童细菌性肠炎来袭?家长必知的5个关键知识点,远离误区 | |
| 作者:婺源妇幼…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468 更新时间:2025-9-19 8:27:36 文章录入:婺源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:婺源妇幼保健院 | |
|
|
|
|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各种健康问题的出现总会让家长们揪心。儿童急性细菌性肠炎就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,它起病急,常常让家长们措手不及。 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识别细菌性肠炎?怎样正确处理?又该如何预防? 一、细菌性肠炎是什么? 细菌性肠炎是由各种致病菌侵入肠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。引起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种类繁多,沙门菌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、志贺菌、致泻性弧菌、弯曲菌等是引起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。 这些细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: - 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。 - 接触感染者或带菌者后未彻底洗手。 - 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彻底洗手。 二、细菌性肠炎临床症状有哪些? 细菌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多样,家长需警惕以下症状: 典型症状: 腹泻:大便次数明显增多,粪便性状改变(稀水便、黏液便、脓血便) 腹痛:多为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疼痛 发热:体温可达38-39℃,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 呕吐:常见于病程初期,可能伴随食欲减退。感染的病原菌不同,其表现症状也存在差异。 三、出现这些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! - 持续高热不退(体温>39℃) - 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导致脱水(尿量减少、眼窝凹陷、皮肤弹性差) - 血便或大量黏液便 - 精神状态改变(嗜睡、烦躁不安) - 抽搐或意识障碍 四、科学应对:治疗与护理点。 1.及时就医与诊断 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,尤其是伴有高热或血便时,应及时就医。 2.合理使用抗生素 与病毒性肠炎不同,大部分细菌性肠炎需要抗生素治疗。 3.补液防脱水 腹泻最大的风险是脱水,补液至关重要: - 轻中度脱水:使用口服补液盐(ORS),少量多次喂服。 - 重度脱水:需静脉补液治疗。 五、如何防患未然 1.饮食安全 - 彻底煮熟食物:尤其是禽肉、蛋类、海鲜; - 生熟分开:使用不同砧板和刀具处理生熟食; - 低温保存:易腐食品及时冷藏(<4℃),剩菜彻底加热后食用; - 避免高风险食物:夏季慎食生冷海鲜。 2. 良好卫生习惯 - 勤洗手; - 饮用水安全; - 厨房清洁:定期消毒台面、砧板等易污染区域。 3. 其他防护措施 - 避免在疾病流行期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泳池或游乐场所; - 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; - 妥善处理患儿粪便,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污染物体表面。 儿童急性细菌性肠炎虽然常见,但只要家长们掌握了相关知识,做好预防和护理,就能让孩子少受病痛折磨,健康快乐成长。如果孩子出现疑似细菌性肠炎的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切勿自行用药。 |
|
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